首页 > 选购 > 知识 > 水泥最后为什么要磨细,水泥加入石膏共同磨细加入石膏主要为了起什么作用

水泥最后为什么要磨细,水泥加入石膏共同磨细加入石膏主要为了起什么作用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18 21:40:55 编辑:盒子机械网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水泥加入石膏共同磨细加入石膏主要为了起什么作用

石膏作为缓凝剂,延长凝固时间. 也就是带R的水泥,比如42.5R为什么要延长凝固时间? 因为就是如果凝固的时间太短,凝固后水泥块外部凝固了,而内部还没有,所以当内部也凝固了的时候,内部的体积在内部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最后造成了凝固后的水泥块强度减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使用缓凝剂延缓凝固时间. 但是石膏加的太多了,也会影响水泥的强度哦...
膏的作用是缓凝、给磨体淋水,磨内温度会比较高,要防止石膏脱水。需要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比如选用闭路系统。 第二,磨的是细水泥,可以当成是添加剂,如果没有石膏的加入,磨成的水泥凝结速度会非常快,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水泥加入石膏共同磨细加入石膏主要为了起什么作用

2,生料水泥为什么要磨细

生料的细度也就是物料颗粒的粒径会影响到碳酸盐分解和固相反应,生料磨细些可缩短分解时间和固相反应时间,生料易烧性更好些;水泥细度则影响水化反应速度,水泥磨细些水化反应更易于进行。

生料水泥为什么要磨细

3,水泥工业制成中什么原因导致水泥磨头出料和钢球具体点

一些水泥厂在做助磨剂大磨实验的时候,如果出现饱磨,那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一仓,物料流速快来不及被破碎,一些物料卡在篦缝中,使得物料通过困难,一仓料位不断上升,最后磨头吐料,严重时会饱磨,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先停料或减料,让磨机打空,但是有的水泥厂发现打空后再把产量加上去时磨头还是会吐料(即使没有加助磨剂),这是因为只使磨机打空,有时卡在篦缝中得物料不会掉下来,这时我们可以在调低磨机产量的同时将混合材的配料变动一下,即,多配些颗粒较小的混合材,将卡在篦缝中得物料慢慢冲下来,如果这个方法还不行的话,只好停磨,人为清除了。如果水泥厂用助磨剂时出现了磨头返料,先不用急于对设备做调整,助磨剂在加入到磨机内时,磨机本身会有自我调节的时段,在这段时间过去后再根据磨机工况、水泥的物理性能做相应的调整。1、饱磨;2、钢球装载量过高。
球磨机转动中,球磨机中钢球也在滚动,不停地产生相互撞击,把里面的水泥也撞击磨细到要求。
主要是一仓里面的物料走不了,料位变高将球抬高了,使得料和球从磨头出来了,可能的原因:1 磨机台时过高或物料水分过大、2 一仓磨碎能力不够、3 磨内通风不好。
1、饱磨;2、钢球装载量过高。

水泥工业制成中什么原因导致水泥磨头出料和钢球具体点

4,生料水泥为什么要磨细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caosio2al2o3fe2o3四种氧化物组成,总和占95%以上,一般波动范围为:cao62%~67%sio220%~24%al2o34%~7%fe2o32.5%~6.0%还含有少量其它氧化物如mgoso3na2ok2o等。mgo是熟料中的有害成分,含量过高会影响熟料的强度,甚至安定性kh称石灰饱和系数,简称饱和比,它表示二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形成硅酸三钙的程度。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在0.88~0.96之间。kh值高,熟料中硅酸三钙多,虽对质量有利,但物料难以煅烧,需要很高的煅烧温度和较长的煅烧时间,否则,将导致游离氧化钙增多,反而使质量下降;kh值偏低,硅酸三钙少,硅酸二钙多,熟料早强低,且熟料易粉化。sm称硅率或硅酸率,它不仅表示了熟料中sio2的含量与al2o3、fe2o3之和的比,也表示了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值。sm过高,煅烧时的液相量过少,煅烧困难;sm值低,液相量过多,易使窑结圈,结大块,且熟料的强度不高。im称铝率或铝氧率,它表示熟料中al2o3与fe2o3的比值,也决定了c3a与c4af的比值。im过高时,煅烧时的液相粘度大,硅酸三钙形成困难,且会使c3a增多引起熟料急凝;im过低时,窑内易结大块,不利与操作由于各种原料并不是单一含有一种氧化物,而是多种氧化物共存:如,石灰石不仅含cao,还含有较多的sio2等;砂页岩不仅含sio2,还含有较多的al2o3等;钢渣不仅含fe2o3,还含有较多的sio2、cao等。当增加cao含量,同时也增加了一定量的sio2;增加sio2的含量,同时也增加了一定量的al2o3;增加fe2o3的含量,同时也增加了一定量的cao、sio2所以在控制中应综合考虑,才能使所调配比准确、合理。实际操作中可以用“率值配料控制系统”进行配比的计算,再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修改。

5,水泥细度对水泥性质有何影响

细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水化越快,越充分,初期强度越高,但是水化热也越大,体积变化也越大,后期耐久性越差。
对于同样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的水泥,水泥磨得越细,即细度越大,水泥的比表面积越大,水泥与水的水化反应速度就越快,因此水化放热越快、凝结时间越短、强度发展也越快,早期强度与后期强度相对也高。所以,同样的水泥孰料与石膏混合粉磨,磨到不同细度就可以制成不同标号的水泥。但是,水泥并不是越细越好,对于不同的应用有一个适宜的细度范围。例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水泥太细(细度过大),水化放热过快使温控困难,混凝土收缩增大,裂缝危险性增大。此外,水泥磨得越细,生产成本越高。
细度是指水泥颗粒总体的粗细程度。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发生反应的表面积越大,因而水化反应速度较快,而且较完全,早期强度也越高,但在空气中硬化收缩性较大,成本也较高。如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一般认为水泥颗粒小于40μm(0.04mm)时,才具有较高的活性,大于100μm(0.1mm)活性就很小了。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用比表面积表示。比表面积是水泥单位质量的总表面积(m2/kg)。国家标准(GB175-2007)规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应大于300m2/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其μm80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水泥细度是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通常,水泥是由诸多级配的水泥颗粒组成的。水泥颗粒级配的结构对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度、特别是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在一般条件下,水泥颗粒在0~10微米时,水化最快,在3~30微米时,水泥的活性最大,大于60微米时,活性较小,水化缓慢,大于90微米时,只能进行表面水化,只起到微集料的作用。所以,在一般条件下,为了较好地发挥水泥的胶凝性能,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就必须提高水泥细度,增加3~30微米的级配比例。但必须注意,水泥细度过细,比表面积过大,小于3微米的颗粒太多,水泥的需水量就偏大,将使硬化水泥浆体因水分过多引起孔隙率增加而降低强度。同时,水泥细度过细,亦将影响水泥的其它性能,如储存期水泥活性下降较快,水泥的需水性较大,水泥制品的收缩增大,抗冻性降低等。另外,水泥过细将显著影响水泥磨的性能发挥,使产量降低,电耗增高。所以,生产中必须合理控制水泥细度,使水泥具有合理的颗粒级配。  不同粉磨系统所生产的水泥的颗粒级配相差较大,开路粉磨系统的颗粒总体分布范围比较宽,颗粒总体粒径偏小,细粉含量高;闭路磨颗粒分布范围窄,颗粒总体粒径偏大,细粉含量偏少,粗粉含量多。  水泥中混合材的种类和掺量也会影响水泥的颗粒级配,掺石灰石、火山灰类易磨性好的混合材的水泥中细颗粒含量会增加。掺矿渣、磷渣等易磨性差的混合材的水泥中细颗粒含量较少。对掺不同混合材和掺量的水泥,所要求的颗粒级配也不相同。对于矿渣水泥,由于易磨性差,再加上提高粉磨细度可以显著提高水泥强度,因此,通常要求磨细些,尽量提高微粉含量。而对于掺火山灰质混合材和石灰石的水泥,很容易产生微粉,使水泥比表面积提高,水泥需水量增加,而对水泥强度的提高又不多,所以,应尽量减少微粉含量。水泥颗粒级配到底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最好,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应该根据具体厂家的工艺情况和水泥性能要求决定。
实际上水泥厂生产各种标号的水泥是同一操作方法,但在最后分级时,通过筛分,将细度最小的定为最高级,细度最大的定为最低级。细度3-5的定为42.5,细度5-8的定为32.5,小于3的定为特种水泥。 学过物理学的都知道,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有张力(引力),物体颗粒越小,引力越大,即相互吸引的能力越强。所以水泥的分级也是这样的,细度越小,水泥的标号越高。
水泥细度细,与水接触面积多,水化快,另外,细度细,水泥晶格扭曲,缺陷多,也有利于水化。一般认为,水泥颗粒粉磨至粒径小于40μm,水化活性高,技术经济合理。磨的过细,使早期水化反应和强度提高,但对后期强度没有益处,且不经济。
文章TAG:水泥水泥最后为什么要磨细水泥加入石膏共同磨细加入石膏主要为了起什么作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