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标 > 知识 > 洪泥土怎么破碎,地平上的洪泥土用什么方法可以打碎

洪泥土怎么破碎,地平上的洪泥土用什么方法可以打碎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8-04 02:54:14 编辑:盒子机械网 手机版

1,地平上的洪泥土用什么方法可以打碎

1、物理手段,使用电钻、铲子、锤子等工具将其打碎;2、化学手段,先用酸与混凝土浸泡,发生化学反应,再将其敲碎。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地平上的洪泥土用什么方法可以打碎

2,淮河和秦岭什么关系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 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 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以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和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分界线 1、气温 1月份0℃等温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9、植物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   11、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区域界限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2、农业:小麦主产区(北方旱作农业)与水稻主产区(南方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13、亚热带水果柑橘生长的北限(橘生南国)。   14、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秦岭淮河是地理分界线 平时讲的 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 178m,流域面积3.06万km2;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地面落差16m,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km2;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km,地面落差约7m,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km2。 洪泽湖以下淮河下游的排水出路,除入江水道以外,还有苏北灌溉总渠和向新沂河相机分洪的淮沭新河。 淮河上中游支流众多。南岸支流都发源于大别山区及江淮丘陵区,源短流急,流域面积在2000—7000km2的有白露河、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北岸支流主要有洪汝河、沙颖河、西淝河、涡河、从浚河、新汴河、奎濉河,其中除洪汝河、沙颍河上游有部分山丘区以外,其余都是平原排水河道,流域面积以沙颍河最大,近4万km2,其他支流都在3000—16000km2之间。 淮河下游里运河以东,有射阳港、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等滨海河道,承泄里下河及滨海地区的雨水,总流域面积为2.5万km2。 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大都属苏、鲁两省,由沂河、沭河、泗河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泗河流经南四湖,汇集蒙山西部及湖西平原各支流后,经韩庄运河、中运河、骆马湖、新沂河于灌河口 燕尾港入海。沂河、沭河自沂蒙山区平行南下,沂河流至山东省临沂市进入中下游平原,在江苏省邳县入骆马湖,由新沂河入海。沂河在刘家道口和江风口还有“分沂入沭”和邳分洪道,分别分沂河洪水入沭河和中运河。沭河在大官庄分新、老沭河,老沭河南流至新沂县入新沂河,新沭河东流经石梁河水库,至临洪口入海。 沂沭泗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平原排水支流有东鱼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等。该水系直接入海的河流15条,流域面积 16100km2。 (四)社会经济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5省35个地(市), 189个县(市),1997年总人口为1604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 594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km2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 流域耕地面积18326万亩,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薯类、 大豆、棉花和油菜,1997年粮食产量为8496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3%。农业产值为2844亿元,人均农业产值为1812元,高于全国同期人均值1345元。淮河流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淮河流域工业以煤炭、电力工业及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轻纺工业为主。目前已建成淮南、淮北、平顶山、徐州、兖州、枣庄等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1997年产煤量占全国产煤量的l/8,是中国黄河以南最大的煤田。流域内现有火电装机容量近2000万kW。近十多年来,煤化工、建材、电力、机械制造等轻重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郑州、徐州、连云港、淮南、蚌埠、济宁等一批大中型工业城市已经倔起。 淮河流域1995年工业总产值7634亿元,国民生产总值5421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3398元,远低于全国平均值4810元,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淮河流域交通发达。京沪、京九、京广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从本流域东、中、西部通过;著名的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横贯流域北部;还有晋煤南运的主要铁路干线新(乡)石(臼)铁路,蚌(埠)合(肥)铁路,以及建设中的新(沂)长(兴)铁路等。内河航运有年货运量居全国第二的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有东西向的淮河干流,平原各支流及下游水网区内河航运也很发达。流域内公路四通八达,近几年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迅速。连云港、石臼等大型海运码头,不仅可直达全国沿海港口,还能通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0
秦淮河古称淮水,本名“龙藏浦”,全长约110公里,流域面积2600多平方公里,是南京地区主要河道,历史上极有名气。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和秦岭,淮河没有任何关系。

淮河和秦岭什么关系

3,想养牛蛙应具备什么条件等

牛蛙养殖方式和牛蛙养殖技术(一)野外粗养 牛蛙幼蛙经两个月左右的饲养,体重长至 50 g左右即转入成蛙池养殖,饲养成蛙的目的是提供可食用的商品蛙和选留种蛙。牛蛙成蛙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蛙价格的高低和种蛙质量的优劣。野外粗养是投饲养殖成蛙的一种方法。条件适宜的稻田、山溪、湖汊、沟渠均可养殖。 1. 稻田养殖 凡水源充足、灌排方便、田土为黏壤土、保水力强的稻田均可用于养殖牛蛙。先要挖好蛙沟,蛙沟每条宽1~2m、深0.5m,长依稻田长度而定。蛙沟每隔40~50m,一般按“井”字型开挖。为减少牛蛙的逃逸,田埂边沟尽量不挖。蛙沟可于水稻插秧前事先挖好,也可在栽种的秧苗返青后开挖。种稻前挖好的蛙沟,沟内不再种稻;栽种秧苗返青后开挖的蛙沟,只需将沟内已栽的秧苗连土挖起移栽到蛙沟两边的稻丛间隙处即可。纵向蛙沟和横向蛙沟的交汇处可适当挖大一点,一般挖成面积 4 一 5㎡ 的小坑,以便今后在此设饲料台辅助投饲和安装黑光灯诱虫喂蛙。养蛙稻田的四周田埂上还应建立防逃用的围栏设施,玻璃纤维瓦、聚乙烯网布均可。下端埋入土中,用竹、木架加固,以防被强风吹倒和暴雨冲垮。进水口和出水口要建拦网,以防牛蛙逃逸。幼蛙放养一般于稻田插秧半个月左右秧苗返青后进行。每公顷稻田放养体重 50g 左右的牛蛙幼蛙 15 000 一 22 500 只。同一田块放养的幼蛙规格尽量整齐,大小一致,以免发生大蛙残食小蛙的现象。为增加牛蛙的活饲料和消灭稻田害虫,养蛙稻田要点灯诱虫。诱虫灯一般点在稻田纵、横蛙沟的交汇处小水坑的上方,离水面 30 一 40cm 。每个小水坑上方安装 1 一 2 盏诱虫灯。若前一天夜晚所诱昆虫较少,则应在诱虫灯下的饲料盒中补充部分蚕蛹等饲料供蛙吃食。养蛙期间,稻田的水深应保持 8 一 10cm 。当水稻需要搁田、烤田时,应慢慢放水,以便牛蛙进入蛙沟,继续生活和生长。养蛙稻田应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因为部分化肥如碳酸氢氨等对牛蛙产生药害。若一定要追施化肥时,应改原来的撒施为球肥探施,或制作成颗粒肥料塞蔸施放。这样,既能提高肥效,又能减少对蛙的药害。牛蛙喜食水稻害虫,是水稻害虫的天敌,素有“稻田卫士”的美称。目前常用的农药大多会毒杀牛蛙,因此养蛙稻田最好不使用农药。一定要施农药时,应先放干田水,将蛙赶至蛙沟后再施;或者将养蛙稻田一分为二,一半今天施,另一半明天或后天施。施药时,尽量改水剂为粉剂喷洒.以减少药剂落入稻田中,减轻药害。为防止盛夏养蛙稻田水温过高,稻田最好种单季晚稻。双季稻田养蛙,早稻收获后,即应在稻田纵横蛙沟内交界处的水坑上方搭一个面积较大的遮荫棚,避免强日光暴晒,防止稻田水温过度升高。养蛙稻田的越冬工作是挖深蛙沟,使蛙沟蓄水深度达 lm 以上。蛙沟上方覆盖草帘或塑料膜,确保沟水不结冰。稻田中危害牛蛙的天敌较多,如蛇、鳝、鼠等,应想方设法防除。 2 .山溪养殖 养蛙场地宜选择在丘陵山区较为平坦的溪流边。山坡坡度不大于 15°,整个场地具有牛蛙两栖生活的天然条件。山溪养蛙属野外粗养。要将牛蛙圈养在选定的山溪蛙场内。蛙场四周必须建立牢固的围栏设施。山溪蛙场一般由溪流和溪边陆地组成,溪中有水部分用聚乙烯网片围栏,溪边陆地部分用玻璃纤维板围栏。拦网网目大小一般根据放养的牛蛙幼蛙的大小而确定。幼蛙个体重约 50g,拦网网目不大于 1.5cm,幼蛙个体重超过 50g ,拦网网目以2cm 为宜。为增加牛蛙在山溪场地内的栖息场所,还应在溪边陆地上挖建一定数量的蛙池。每只蛙池面积为300~400㎡,池深 40 一 50cm ,一般每 1 000㎡ 溪边陆地挖一个。蛙池内种植一些挺水植物,使之成为沼泽地,便于牛蛙栖息,每公顷山溪蛙场放养体50g左右的牛蛙幼蛙 7 500 一 12 000 只。 山溪养蛙,主要以山区天然昆虫为食。在场内每个人工挖建的蛙池上方点灯诱虫,以便牛蛙获得较多的食物。山溪养蛙,洪水常有危害。防洪措施一是围栏设施要牢固,二是围栏要高出洪水位 50cm ,万一洪水淹没,不致全场牛蛙外逃。为了保蛙安全,最好在养蛙场山溪上游 300 一 400m 处修建一座简易的导洪围堰坝,将洪水导向场外,以免洪水直冲蛙场。还要注意消灭鼠蛇危害。3 .湖汊养殖 湖汊水陆相济,芦苇丛生,水草繁茂,是养殖牛蛙的天然场所。凡无毒无害无污染侵袭,水深 1 一 2m ,湖底平坦,水生植物茂盛,岸边有一定陆地面积的湖汊均可建场养牛蛙。一般水与陆地各占一半。蛙场面积因地制宜,以 0 . 3 一 0 . 6h㎡为佳,四周建立围栏设施。湖汊蛙场的围栏一般用聚乙烯网片制作。水中围拦网片的下纲用重物压底,上纲高出水面0.5m左右,并与毛竹围墙紧紧缚牢。岸上部分的围栏先打好竹桩,架好围架,然后将网片下纲埋入土中 10cm 以上后再将网片上纲拉起与竹桩围架缚牢,勿使留下空洞。此外,湖汊蛙场水中的围栏也可用竹箔,造价虽高些,但围栏效果更佳,湖汊蛙场条件较为优越,养殖密度可相对提高。一般每公顷蛙场放养体重50g 左右的牛蛙幼蛙 15 000 只左右。湖汊水陆相济,昆虫繁多。可以通过灯光诱集大量的天然昆虫给牛蛙吃。湖汊蛙场内外麦穗鱼、青虾、白虾等小鱼虾资源丰富,可利用空闲时间捕捞小鱼小虾喂牛蛙,效果较好。湖汊养蛙,水中围栏的网片较易破损,要经常检查围栏的网片,一旦发现破损即应及时修补,杜绝圈养的牛蛙外逃。湖汊蛙场内的芦苇、水草既为牛蛙遮荫,又为牛蛙提供较为丰富的饲料,是牛蛙赖以生存和生长的十分重要的生态环境条件,应加以保护,严禁刈割。4 .沟渠养殖 我国农村灌溉渠、排水沟,尤其是山区半山区大小水库的灌溉水渠常年流水,只要加以适当改造和修整,均可用来养殖牛蛙。凡常年有水,水流不急,无毒无害无污染水侵袭的沟、渠及其周边陆地均可用来建场养殖牛蛙。沟渠蛙场因地制宜建造,面积可大可小。野外粗养,主要是建好围栏,杜绝牛蛙外逃和天敌的侵入。围栏的建造可参造山溪和湖汊养蛙,关键是沟渠有水部分的围栏,既不妨碍沟渠流水,又要有效拦住所养的牛蛙。每公顷蛙场放养体重 50g 左右的牛蛙 12 000 一 15 000 只。幼蛙的放养规格要求规格匀称,大小一致。 点灯诱集昆虫是野外粗养牛蛙的主要方法。蛙场内的沟渠边应多种一些黄豆、绿豆等豆科植物或种植丝瓜、葡萄等瓜果植物,既为牛蛙遮荫、降温.改善生态条件,又能收获豆瓜果。还要注意消灭蛇、鼠等牛蛙的天敌。(二)人工养殖1 .池塘养殖 为了减少人工精养期间的病害,在幼蛙放养前的 7 一 10天必须对成蛙池进行彻底的消毒。幼蛙放养密度需根据幼蛙个体大小、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灵活确定,一般每 ㎡ 精养蛙池放养体重 50g 左右的幼蛙 20~40只。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拣大留小,调整养殖密度。经过驯食的幼蛙转养成蛙时,大多能吃蚕蛹、猪肺、人工配合的颗粒饲料等静态饲料。因此,人工精养牛蛙成蛙的饲料主要是静态饲料。有条件的蛙场,辅助投喂一些蚯蚓、泥鳅.小鱼、小虾、昆虫等活饲料,效果更佳。由于成蛙个体较大,食台的数量应适当增加。一般按 70一 80 只成蛙搭设一只食台为宜。食台搭于饲养管理较方便、环境较安静的池边。精养池牛蛙的喂食必须严格实行“定质、定时、定位、定量”的喂食方法。牛蛙每日摄食量的多少与温度的高低有紧密关系。 一般温度20 一 30 ℃ 时,日投喂量以占蛙体总量的 10 %为佳。温度低于 2 0℃或高于30 ℃,日投饲量应适当减少,约为蛙体重的 5 %一 7 %。天气闷热,下大雨时,牛蛙饲料要少喂或暂停。冬季牛蛙冬眠和夏季温度超过 30 ℃ 以上时,停止喂食。牛蛙成蛙的管理与幼蛙管理基本相同。应在蛙池内建立蛙巢,蛙巢一般建在池边水陆交界处,用石棉瓦构筑。构筑时,先用砖头或泥土堆砌成高30~ 40cm 的矮墩,两个矮墩的间距稍短于石棉瓦长度,然后将每张石棉瓦搁在两个矮礅上即成。人工精养蛙池的蛙巢数量一般按每 50 一 60 只成蛙搭配建一个。人工精养蛙池边要种遮阳植物,如葡萄、丝瓜等,长大后搭棚遮荫,避暑降温,还可坐收瓜果。人工精养蛙池中要切实做好控温工作。夏秋两季要遮蔽降温,冬春两季则要保温防冻。夏秋季降温主要通过遮荫、换水和洒水实现。蛙池水最好1~2天换一次,每次换水量约为全池的1/2。换进的新水宜比原池水温低2~3℃。冬初温度下降到10℃时,则要做好保温防寒工作。在牛蛙没有移入越冬池前,可用塑料薄膜覆盖在蛙巢上面,能使巢内温度提高2~3℃,以利其越冬。在下雨天或雨后的晚上,牛蛙十分活跃,最易逃跑,养蛙者要经常巡池,做好防逃工作。食台上的残饵要每天清除;食台本身要2~3天洗刷一次,并放在石灰水浸泡消毒后再用。池内发现病蛙和死蛙及时捞除埋掉。一旦发现池水变黑发臭要立即换水。同时每隔7~10天,用0.5~1.0g/m3浓度的石灰水进行全池泼洒消毒,以防池水污染。还要做好除灭蛇、鼠敌害和蛙病防治工作。2 .庭院养殖 庭院养殖牛蛙面积虽小,但养殖密度高,饲养管理方便。庭院蛙池因地制宜,面积不限,土地、水泥池均可。土池建造同精养的成蛙池。水泥池用砖头水泥浆砌,内外壁用水泥抹平。池壁高 lm ,蓄水 10cm。池底中心安排水管,管口罩铁筛网防逃,打开排水管阀门能排干池水和污物。蛙池上端要装进水管。无污染的河水、井水和自来水均可作为水源供水。池口罩聚乙烯网片防逃。池内一头放置 1 / 3 左右的砖头或石棉瓦,供牛蛙登陆休息。池中间放置饲料台,供牛蛙定位取食。庭院养蛙一般都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每 ㎡ 放养体重 50 一 60g 的幼蛙 30 一 40 只。投喂的饲料要鲜活、适口,营养全面。有条件的,最好每天投喂蚯蚓、黄粉虫、泥鳅、小鱼、小虾等饲料。若活饲料不足,也可掺杂拌喂蚕蛹、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要投喂在食台上,投饲的时间要固定,一般日喂两次,早晨和傍晚各一次。饲料量要充足,一般日投喂量约为蛙体总量的 15 %左右。庭院养蛙,面积少,水浅,再加上养蛙密度高,粪便排泄物多,池水极易恶化。因此,已须天天换水清池,确保蛙池的清洁,减少蛙病发生。换水清洗的时间一般在傍晚所投饲料吃完后进行。开启排水管阀门放掉当天的旧水后还应将蛙池内的残饵扫除,将饲料台冲洗干净,然后关闭排水管阀门,注入新水,保持10cm 水深。3 .阳台养殖 阳台养殖牛蛙这是近几年发展进来的一种人工精养的新方法。阳台蛙池依阳台的形状、大小灵活建造,一般建成长方形,面积大多为0.5 一 1 . 0㎡,池高 70 一 80cm ,池底装有控制阀门的排水管,打开阀门能排干池水。池口安装自来水龙头,需水时打开龙头即可注入自来水。蛙池靠墙和靠栏栅的三面用砖头水泥浆砌,白瓷砖贴面、贴底。剩余一面用厚为8~10mm的平板镶嵌,并用玻璃胶揩缝,杜绝漏水。蛙池蓄水 8 一 l0cm 深。池内散放7 一 l0张瓦背朝上的瓦片,瓦背作牛蛙出水登陆的“陆地”,瓦下空穴作牛蛙隐藏休息的蛙巢,池口覆盖一片防跳逃的网片。阳台养蛙,各种条件全人工控制,幼蛙放养密度可相对高一些。一般每㎡放养体重50~60g的幼蛙50~60只。阳台养蛙采用全人工投喂饲料的方法。饲料主要是家庭的杂菜,如鸡鸭内脏、小鱼、小虾、猪牛肉碎末、蔬菜帮叶等。喂食前,先将这些饲料冲洗干净,发软,再用刀切成长宽厚各为0.5cm 的细块,掺拌均匀后即可投喂。这样制作的蛙饲料,营养丰富,十分有利牛蛙生长。可采用直接填饲法。阳台养蛙,一般每日投喂饲料一次,大多傍晚进行,日喂新鲜饲料约为蛙体总重的20%左右。

想养牛蛙应具备什么条件等

文章TAG:泥土怎么破碎地平洪泥土怎么破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