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 > 经验 > 全球铲车销量第一的是哪个,那个装载机好

全球铲车销量第一的是哪个,那个装载机好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28 13:53:37 编辑:盒子机械网 手机版

1,那个装载机好

国内生产装载机的几大厂家是柳工、厦工、临工、龙工、徐工、德工、山工、常林、成工。这些厂家的产品都各有各的特点,牌子叫的响的是柳工产销量世界第一、国内销量高的有厦工、临工、龙工、徐工、质量都不错,大部分是配的潍柴的发动机、行星式变速箱。厦工、临工、龙工、徐工、山工、柳工这几个牌子在二手车市场上销售情况是相当不错的价格也要比其他的品牌稍高一些,说明人们对这几个品牌还是很认可的。保修和售后的好坏要看当地经销商的水平了,厂家定的产品三包规定都差不多。做工比较好的要数临工装载机,无论是从装配还是喷漆比起其他的厂家来说要强很多。
山工
不知道你需要几零的车,如果是三零的,推荐你买山工的,山东青州出的,是卡特合资的,引进卡特技术。你可以联系代理商详细了解一下。

那个装载机好

2,国产装载机哪些品牌质量好

其实在中国国产的大厂装载机,基本差不多,主要看它的市场占有量。因为市场占有量大了,配件比较好找,配件的价格也相对较低,终合分析市场,从1993年起到2012年,分排前3的都是枊厦龙,期间龙工和柳工交替的争销售量第一的宝座,到了2013年,发生了变化,厦工掉了前三,临工上来了,到了2014年临工凭借以旧换新,和低首付,有的还零首付交机给客使用的销售方式,而柳工因为把原来的维柴发动机,改成广康,质量不稳定,临工上了销量量提了第一的宝座,2015年这年可以说是龙工的丰收年,因为临工以前的销售方式,使临工以旧换新得来的旧机没办法处理,很多临工的代理商都很保守地做以旧换新,以致于消量下降,而柳工用广康的影响还没有消除,所以龙工以它质量保证,性价比高的优势,销量第一,2016年柳工为了把销量追上来,也做以旧换新,但现在2016年报表还没出来,2016年那一家最好还不知道,纵上所述,从1993年到2015年,市场基本是柳工、龙工在竞争,而2012年后厦工有下降势头,现在市场的占有率最多应该是柳工和龙工为多,所以选择铲车应该选柳工和龙工为主。以上只是我个人意见。

国产装载机哪些品牌质量好

3,厦工装载机销量近几年排第几

厦工质量一般,在海南最大销量第一,影响力大,配件多,,维修方便。龙工全国销量第一,质量一般,徐工吊车还可以,装载机不敢恭维,成工质量一般,价格贵,配件不好找,临工机子不错,性价比高,但是在海南少见,没什么影响力,柳工在海南影响力也比较大,机子质量也不错,不过柳工配件贵,山工质量不错,但是价格贵,配件少。目前在海南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厦工,龙工,柳工。在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柳工,厦工,龙工,临工。接下来是山工,成工,徐工,常林,晋工,夏装。买销量全国上万台的只有柳工,厦工,龙工,临工四大装载机品牌。四大品牌只剩下临工还没进入海南市场了。柳工(广西柳州)和厦工(福建厦门)是国企,龙工(福建龙岩)是私企,临工(山东临沂)外资控股(沃尔沃),山工(山东青州)外资控股(卡特)。装载机要看根据你们自己情况选择,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综合自己的用途再结合不同厂家的产品特点。

厦工装载机销量近几年排第几

4,营收千亿挖掘机全球销冠三一重工是如何发家的

三一混凝土机械:自主研发突破瓶颈 2020年三一混凝土机械在全球排名第一,份额超过60%。在1994年刚开始跨入工程机械领域时,三一还只是个一穷二白的门外汉,仅花了6年就成为后起之秀。 90年代国内基建及房地产高速发展,国际巨头纷纷合资建厂,吞噬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不过当时的合资产品还要从海外采购零件,本土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并不强。一旦有中国本土产品能实现国产替代,将会带来可观的利润。 三一重工看好这块市场,但没钱引进技术,只能自己琢磨,第一款产品就瞄准了应用广泛的混凝土拖泵。那时大多数的拖泵,调整排量都要花2小时更换零件。梁稳根找到资深液压专家易小刚担任总工程师,通过自主研发提高了产品的灵活度,施工方通过简单操作阀门就能改变压力值来控制排量,满足了国内复杂工况和高强度作业的需求。 在拖泵领域,三一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同在长沙的中联重科。中联重科的优势是种类齐全、可特制,那三一就重点突出产品的绝对性能。96年三一在混凝土输送泵比赛中夺得国内第一、国际第二,在海内外打响了名号。1998年,三一成功研发第一台臂架37米的混凝土泵车,超越了当时世界记录36米,从此逐渐打破了30米以上臂架泵车依赖进口的状况。这一年,三一重工年营收2亿,拖泵产品就贡献了70%的利润。2000年,三一重工拖泵及泵车两大产品市场份额均在40%以上,在国内排名第一,为研制挖掘机积累了资金。 三一挖掘机:凭服务弯道超车 2000年,三一重工的第一代挖掘机产品SY200面世,但是故障多、耐力差,质量不及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的成熟产品,就算价格低客户也不买。但当时的外资品牌在国内的售后服务并不完善,国内很多小型施工队花高价买一台挖掘机,一旦出故障就很难找到人维修,更换零件也要等很久,严重影响开工率。 于是三一在服务质量上打造差异化优势。基于 汽车 4S店的灵感,三一花重金打造6S店,提供客服热线,解决客户在挖掘机采购、保养、维修方面的痛点。2001年,三一开始在央视投放广告,品牌宣传发力加上价格优势以及售后服务,弥补了三一在产品质量上的短板,三一挖掘机逐渐打开市场。 与三一坚持自主研发不同,当时大部分国内同行都是找外企巨头合资建立挖掘机厂,这样虽然能够快速借力,但约束也很明显,比如合资后中方企业不得另行开展挖掘机业务;不得生产整机,只能供应配件;不允许保留自己的品牌等。而且外企对中方提供的配件也不断压价,摊薄中方的利润,随后又要求增资,一旦中方母公司无力追投,就会被稀释股份失去话语权。 徐工就吃过类似的亏。1995年徐工与卡特成立合资公司,原本徐工占股40%。但合作后,在连亏三年、产能未达预期的前提下,外方还要求徐工扩股追投,最终徐工无奈卖掉一半以上的股权,而且受限于竞业限制,自己无法开展挖掘机业务,只能眼睁睁看着三一重工占领市场。直到2010年徐工与卡特彼勒“分手”后,才大举进入挖掘机市场。 而此时的三一重工,在国内挖掘机市场已占据绝对优势。2011年,三一重工挖掘机销售2万台,销售额破百亿,以18%的市占率跃居国内第一,2012年三一挖掘机在无故障率、满意度调查中获得第一,摘掉了质量差的帽子。2020年以9.8万台的销量夺得全球销量冠军,超过第二名卡特比勒30%以上。 但是,销量领先并不代表全方位实力领先。2020年我国挖机平均吨位为15.5吨,三一作为国产龙头是15.9吨,略微领先其他国产品牌,但是与卡特比勒、小松接近20吨的水准还有差距。 三一起重机: 汽车 市场待发力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大力发展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大型交通、水利工程,高吨位起重机需求猛涨。当时徐工集团可以生产出吨位最高150吨的起重机,而高达300、400吨位的起重机则被日本神钢、美国特雷克斯和德国利勃海尔垄断。 三一重工2004年开始组建履带起重机研究所。2006年,400吨位的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下线,惊艳行业,2010年还参与了智利矿难抢救,获得“神州第一吊”的称号。2011年推出3600吨位的SCC86000TM,获得全球第一吊的称号。 三一虽然在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上取得成功,但在市场容量更大的 汽车 起重机领域则起步较慢。2012年,三一与国际起重机巨头帕尔菲格成立合资公司(各持50%股份),借助帕尔菲格的技术经验和营销网络,提升三一在起重机领域的短板。 目前在国内的 汽车 起重机领域,徐工50%左右的市占率常年保持第一,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各自瓜分25%的份额。 如何在广阔的海外市场再造一个“三一”? 工程机械由于与人口红利、市场红利、政策红利挂钩,体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譬如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导致2009-2011年工程机械需求明显提升,相关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到2012-2015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期,消费需求透支,工程机械企业的营收则普遍腰斩,三一、徐工、中联重科在2015年的利润近乎于归零。 但随着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以及“机械替代人工效应”趋势明显(人口红利减弱),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周期性会越来越不明显。三一重工这家行业龙头,存在以下几个长期增长点: 一是海外市场的潜在空间。相比于国际龙头卡特比勒和小松,三一在国际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0年其海外收入141亿元,占总营收的14%,其挖掘机在海外占有率仅为3%。2021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挖掘机增长107.4%,整体向好的大背景,有利于三一在国际市场突围,这也是其他中小型工程机械企业应该重点发力的方向。 二是产研-服务的一体化建设。坚持自主研发是三一重工能保持长期优势的根本原因,目前三一拥有多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年持续将5%左右的营收用于技术研发。企知道专利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三一集团累计申请专利10278项,授权专利7613项,申请及授权数居国内行业第一。同时,三一在全球拥有1700+个服务中心,承诺2小时内到达现场,有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当然,三一重工在大型挖掘机等设备领域还需要持续攻关。面对上游钢铁涨价减产,采购成本压力抬升,三一多次提价后是否能稳住销量?与此同时扩充产能又是否明智?智能化、无人化、电动化、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三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又将如何接招,保住龙头地位?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5,中国推土机销量全球最大产品品质究竟有多好

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过去十几年来快速提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推土机,销量早已经全球第一。最初中国推土机也是从国外引进技术。但中国推土机制造商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在“消化”、“转化”、“自主创新”上下了很大功夫,完全掌握了“核心科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最大的推土机制造商,当然也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推土机制造商——山推,就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大比分”领先,市占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最高甚至超过70%。这在全球几乎都找不到“第二家”。即便是卡特彼勒在北美地区,推土机产品市占率也未能长期占据高比。做到这点,中国推土机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发挥了关键作用。非常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是:中国贵州,一个很小的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工程机械,一共300多台。其中四分之三是推土机,其他是压路机、挖掘机、装载机。300多台大机器里面,90%都是山推的生产的,其中包括推土机、压路机。几百台设备里面,很少有国外品牌。而其中,还有不少是“高龄产品”——用了5年以上,甚至十几年的设备。一台买回来之后用了11年的山推的推土机,至今为止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件都没有换过。“只是普通的维修保养;只有一些易损件换了。”村民陈泳洲说。多年发展和摸爬滚打之后,和山推一样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在质量、性能上,早已经不是传统观念中的“低质低价”;甚至在一些配置和指标上,中国品牌的工程机械产品,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也正是因为这点,中国工程机械最近几年的出口,尤其是中高端产品出口,一路增长。不仅是“一带一路”国家,在北美、西欧这些用户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山推、徐工、柳工、中联、三一,也正在刷新“中国制造”、“中国质量”的内涵,和国外品牌正面竞争。
文章TAG:全球全球铲车销量第一的是哪个那个装载机好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